2018年07月09日
 
首页 > 政务公开 > 发展规划
以产业大发展推动港北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——访港北区区长黄英梅
来源:贵港日报 作者:黄荣欢 发布日期:2017-09-01 10:35 阅读:925
 

    “自治区、贵港市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暨年中工作会议,为港北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。港北区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、贵港市决策部署,立足城市主城区发展,以产业园区为平台,大力培育壮大新能源电动车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富硒农业、仓储物流、生态旅游等产业,突出工业引领,以工业带动一产、助推三产发展,以产业大发展推动港北县域经济跨越发展。”日前,港北区区长黄英梅就学习贯彻自治区、贵港市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暨年中工作会议精神接受了记者采访。

  黄英梅认为,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,是县域经济的脊梁。港北区将牢固树立“工业兴区、工业强区”理念,大力发展新兴产业,做强工业经济,全力打造三个“百亿元产业”,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。一是加快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,重点推进已签约入园的67家电动车企业尽快建成投产,力争年内电动车生产企业总量75家以上;坚持“立足华南、西南,面向东盟,走向国际”的发展定位,加快规划建设中国-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,争取到2020年实现年产两轮及三轮车120万台、四轮车20万台、电动车配套零部件200万套、产值突破200亿元的目标。二是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,大力推进赛尔康(贵港)工业园建设,争取企业达产后年总产值达40亿元以上;做好电子信息产业园规划建设,带动20家以上配套关联企业入驻,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。三是依托冠峰制药公司、神农药业公司、石家庄制药集团、海南新世通制药公司,打造生物医药产业。四是夯实产业园区发展平台,引导社会资本以PPPEPC等方式参与园区基础建设,着力建设设施完善、功能齐全、服务力强的园区,增强园区产业配套、商务服务和物流配送等综合服务能力,使园区成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。

  黄英梅说,服务业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。港北区地处中心城区,商贸物流业较发达,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,做大第三产业,拉动港北县域经济增长。以贵港中心城区为依托,深挖餐饮住宿娱乐和仓储物流等产业潜力,加快一批商贸物流项目建设步伐,重点推进华电贵港电厂码头、步步高购物广场贵港店建设,加快上亿国际汽车城、美家居国际博览城等企业生产运营;加快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,重点推进北环生态农业景观廊道规划建设,抓好龙荟花世界、龙涡瀑布、河净屯等旅游项目建设,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繁荣农村、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,从而实现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旅游增色。

  黄英梅说,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性产业。港北区是传统的农业大区,推动港北县域经济跨越发展,必须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,大力打造特点鲜明、优势突出、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业产业,释放农业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潜力。一是加快现有的两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,积极创建富硒优质稻产业全程机械化、龙荟花世界休闲农业等自治区、市、县级示范区,增强示范区产业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;二是稳定粮食生产面积,加大富硒优质稻生产、新型农机化等新技术推广应用,依托益海嘉里粮油公司、雄达米业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,打造富硒米品牌,形成年生产能力100亿元的大米加工产业;三是加快推进规划总面积2000多亩的贵港市港北区富硒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园建设,加快亚细亚恒久·农产品加工冷链一体化项目建设步伐,大力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,争取建成后实现年产值超100亿元,成为广西重点农产品加工基地。

  黄英梅认为,招商引资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,项目建设是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港北区将重点围绕新能源电动车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,紧盯有产业转移意向的国内外500强、行业100强等央企、大企业集团和战略投资者,通过以产业招商、以商招商、商会招商、小分队招商等方式开展精准招商,推动新能源电动车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等产业上水平;推行联系挂点精准服务企业制度,实施项目帮办服务,强化“一条龙”服务、“一站式”办公,为企业提供“保姆式”零距离服务,克服土地、资金、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制约,推动引进项目早日落地投产,产生效益,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。

  黄英梅说,城镇化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平台。港北区将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,夯实发展基础。重点推进南广高铁站前广场、堤路园、园博园、西江教育园区等城市重大项目土地房屋征收工作,为城市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;深入实施“双违”整治和市政环卫网格化管理,维护城乡建设秩序和市容市貌整洁卫生;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,加快推进大圩镇马鞍山新区、根竹镇富力新城、庆丰镇崂山开发区等小城镇建设;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,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,统筹推进民生、生态、文化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融合发展,加快形成县乡互动、以城带乡、城乡一体的城镇发展体系,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